天下足球网

图片
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67号提案的答复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2-08-19 09:14 累计次数: 字体:[ ]
建议/提案提出者: 许立群 建议/提案号: 第267号
标题: 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67号提案的答复
建议/提案内容:

关于加强媒体力量参与法治宣传工作的建议

近代传媒自诞生之日起,就承担起传播信息、监督社会的职能,同时也承担着尊重新闻事实和维护正义的使命。随着依法治国脚步的进一步加快,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是中国法治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,理应成为法治宣传工作的先锋者和开拓者。新形势下,如何加强媒体力量参与到法治宣传工作中来,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、自觉遵守者、坚定捍卫者,是各级政府及部门和各种媒介共同的责任担当。
  一、我市媒体参与法治宣传的现状和问题分析
  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宣传依法治国的咽喉之地,是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。我市媒体如电视台、电台、报社、各新媒体平台,各职能部门网站、微信、微博平台等。各发布主体根据自身要求开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,有新颁布法律如《民法典》的宣传;有围绕重点节日,如宪法日、土地日进行的宣传,有开展专版、专栏进行的普法宣传,有送法下乡类的普法宣传等等。各媒介平台参与法治宣传的力度、经费保障、人员力量、实用效果不尽相同,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协调,存在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  (一)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足。法治宣传工作在政府年终目标考核中所占分值不大,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对法治宣传工作说起来重要,做起来次要,忙起来不要。有的甚至害怕群众学法学多了,不好管。
  (二)政府投入经费不足。政府每年投入在法治宣传中的经费不足,导致普法工作难有起色,进展缓慢,不能按照普法规划落实工作部署。
  (三)单兵作战整合力不强。无论是社会媒体还是政府自身宣传平台,没有一个联动整合机制,存在单兵作战,力量单薄,普法覆盖面有限,宣传效果不佳现象。
  (四)宣传形式不灵活,更新不及时。部门媒体宣传存在形式主义,宣传内容没有定期更新,宣传形式单调,影响了法治宣传工作的有序开展。
  (五)普法学法用法耦合度不强。群众采用实用主义学法态度。面对矛盾纠纷时,只依法讲权利,不讲应尽的义务,信访不信“法”。政府部门“花钱买太平”的做法导致法治宣传沦为不守法群众的“战利”

二、加强我市媒体参与法治宣传工作的建议和意见
  法治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,推进依法治国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面对这些情况,我认为,要加强和整合各类媒介参与法治宣传工作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。
  (一)提高思想认识,加强组织领导。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,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,尤其是宣传、文化、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。政府要从全局出发,加大考核分值比重,按照预算拨付经费。
  (二)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。健全突发事件媒体处置机制,规范媒介对案件的报道,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媒体舆论工作格局。整合新闻媒体资源,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。严格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,重视新型媒介运用和管理,规范传播秩序。
  (三)明确工作目标,促进学用结合。各类媒介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法治宣传工作的目标,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,引导全民自觉守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靠法,改变信访不信“法”认识。尤其是要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,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,要充分运用微博、微信、客户端等新媒体,做到现代传播技术发展到哪里,法治宣传教育手段就跟踪到那里,使两者同步同行,不断扩大覆盖面,增强渗透力,提高普法实效。

承办单位: 主办: 南通市司法局 协办: 南通市委宣传部
答复日期: 2022-08-16
答复内容:

许立群委员:

您提出的《关于加强媒体力量参与法治宣传工作的建议》的提案收悉,现答复如下:

在法治建设时代背景下,社会对法治工作关注度空前提升,媒体作为党和政府宣传的咽喉之地,已经成为法治宣传的重要载体。多年来,我局始终遵循媒体传播和法治工作规律,注重运用媒体力量参与法治宣传,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,创新普法载体与内容,为建设“强富美高”新南通提供良好的法治宣传保障。

一、充分运用媒体优势和资源,创新普法载体与内容

2021年,南通市司法局以扩大司法行政新媒体宣传矩阵为目标,创建了全国首个地级市普法抖音账号“崇法指南”。“崇法指南”以身边案件为创作背景,采用情景短剧、连续剧的表现手法生动演绎典型案例,并将普法功能贯穿至每一个场景,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更多群众知晓法律法规,助推法治宣传更加亲民、更接地气。着眼群众多元化的法治需求,“崇法抖音”开设“周四律师面对面”公益直播,律师化身“网络主播”,通过政策解读、案例分析、互动答疑等方式“屏对屏”普及法律知识、解答网友疑惑,将法治理念从指尖传递到群众心中。聚焦群众关心的司法行政业务工作,抖音和微信公众号同步推出《民声“青”听》栏目,局机关青年干部走向台前为广大群众解法律疑问、纾法律难点,在“问”与“答”中彰显民生情怀、释放法治温度。截至目前,“崇法指南”抖音平台累计发布短视频144条,累计播放量超790万次,粉丝数10.3万,获赞21.4万,举办公益直播8场,直播在线观众累计13.5万人次。

二、充分运用媒体优势和资源,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

依托全市1000多条邮政物流以及烟草物流渠道,持续实施普法邮路和普法连锁店工程,每年发放《南通崇法》和《法润江海报》40余万份,将法律知识送到百姓家门口。在人流量集中的学校、菜市场、村(社区)等投放“无人律师岗”,整合10000余名律师,涵盖400余部法律法规,提供即时在线法律检索、以案释法、法律援助、法律咨询、预约诉讼代理等服务。依托各级各类普法网络窗口以及“法润江海”网站、“法润民生法律顾问群”等两微载体推送法治宣传信息3000余则,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快速便捷的法治宣传服务。

三、充分运用媒体优势和资源,提升法治宣传参与度

作为全市普法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部门,南通市司法局大力压实“谁执法谁普法”责任制,要求市级机关各部门落实年度普法事项清单,充分运用媒体资源联动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法治宣传活动。每年民法典宣传月、宪法宣传周期间,全市各级机关部门依托电视电台、大型户外LED屏、交通工具多媒体、楼宇视频等公共领域宣传载体,广泛开展法治动漫微视频、普法广告、文艺节目等法治文化作品“千媒万屏”联展联播,形成了宣传矩阵。今年,长江保护法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,相关部门共同开展“ 同住长江尾 共护长江美”一周年系列宣传活动,通过线上媒体,开展宣传倡议书“云发布”、长江大保护“云课堂”、典型案例“云释法”、法治作品“云展播”、沿江阵地“云游览”、文化活动“云演播”等六项活动,有效拓展了长江保护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。

下一步,市司法局将围绕当前普法工作面临的新形势、新任务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、新需求,紧扣互联网、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的特点,进一步整合普法资源、延伸普法工作触角,巩固发展电视台、电台、报纸、内部刊物等传统媒体的普法专题专栏,创建一批法治文化传播品牌栏目、节目和工作室,适时建立法治宣传公益广告检测、抽查、公布机制,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媒体普法平台,加大媒体普法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,提高普法的精准性和有效性。探索运用人工智能、语音识别等“算法”技术手段,构建“需求、研判、反馈、供给”的精准普法服务新模式,分析研判各类人群法治需求,为人民群众提供个性化、精准化服务。探索运用物联网、区块链等新技术,研发线上普法产品,加大普法机器人、普法一体机等终端设备的更新升级和部署应用力度,推进普法信息进驻各类终端设备。建立融媒体法治同盟,开展“法治南通”融媒体活动,打造多元数据开放共享的普法供给端,提升普法内容的推送量、阅读量、点赞量。推进“法治新时代?清朗e空间”系列主题行动,加强对网络企业管理和从业人员法治教育,深化网民网络素养教育,强化网上行为主体和行业的自律意识、法治意识,不断增强媒体法治宣传的吸引力、针对性、实效性和覆盖面。